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2024年招聘公告
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基本情況
內蒙古師范大學科技史研究始于1956年,由著名科學史家李迪先生開創(chuàng)。1983年,經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史研究所,2009年更名為內蒙古師范大學科技史研究院,是我國最早建制化的科技史教學與研究機構之一。
1978年,學科開始招收科學史(數學史方向)碩士研究生,成為我國首批科學史碩士研究生培養(yǎng)單位;2006年,獲批科技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,實現學校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突破;2012年,獲批科技史博士后科研流動站。2016年,科技史學科列入首批自治區(qū)“一流學科”建設行列。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科學技術史學科獲b+成績,2023年,入選自治區(qū)“一流拔尖培育學科”,在同年的軟科排名全國第三。
學科定位
學科致力于闡釋科學技術的產生、發(fā)展、系統(tǒng)化進程及其與各個社會領域之間歷史互動關系,揭示科學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性。打造一支國內外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科技史教研團隊、科技文化建設團隊、社會服務團隊,為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建設中國現代科技文明提供學術支撐。
師資隊伍
學科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,職稱結構科學,學緣結構均衡,學歷結構完善的教研隊伍。團隊現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,國家高級人才計劃1人,“草原英才”5人,蒙古國“北極星”勛章獲得者1人。柔性引進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1人、蒙古國科學院院士1人;英國劍橋大學海外合作導師2人?!翱萍际穼W科群教學團隊”被評為首批國家級優(yōu)秀教學團隊(2008)?!爸袊萍际方處焾F隊”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(2022),是科技史學科唯一入選的教師團隊。
人才培養(yǎng)
學科為我國科技史事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了重要的人才支撐。部分畢業(yè)生已成長為國內各科技史學位點的學科帶頭人和中堅力量,相繼擔任了中國科技史學會多個專業(yè)委員會負責人。學科為俄羅斯、蒙古國等國家培養(yǎng)了20余名博士研究生,已成長為各自領域的學術帶頭人,有效輻射和促進了相關國家科技史學科的發(fā)展與交流。近五年,研究生在校期間主持自治區(qū)科研創(chuàng)新基金項目9項,發(fā)表學術論文121篇,11篇學位論文被評為自治區(qū)優(yōu)秀博士學位論文和碩士學位論文。
科學研究
近五年,學科獲批中國科協、教育部、科技部等7部委認定的“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”科普平臺,以及內蒙古自治區(qū)科技史院士專家工作站、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弘揚重點實驗室和絲綢之路傳統(tǒng)工藝研究基地3個省級科研平臺。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82項,經費合計1012.75萬元。70%科研人員有在研國家級科研課題(主持)。實現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、冷門絕學團隊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、冷門絕學項目等重大、重點項目的全覆蓋。其中,郭世榮教授帶領的“中國數學史團隊”入選國家社科“冷門絕學團隊”,是自治區(qū)首批兩個入選團隊之一。發(fā)表論文300余篇,出版著作20余部,主修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——《中華大典·數學典》?!吨袊茖W教育史》叢書入選“十四五”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(guī)劃項目。
曾獲第四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一等獎、第六屆高等學??茖W研究優(yōu)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,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三等獎等國家級獎項。獲自治區(qū)自然科學獎、哲學社會科學政府獎二等獎4項,三等獎11項。
標志性科研成果
中國數學史:對中國數學史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,發(fā)掘了大量新史料與實物資源,拓展了研究的時間與空間維度,形成了一系列新觀點和新見解,解決了許多疑難問題,提出一批新的研究課題,系統(tǒng)闡釋了中國傳統(tǒng)數學的算理內涵、獨特的知識與文化特征,揭示中華優(yōu)秀數學文化深刻的思想價值、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,出版《中國數學史大系》《中國數學通史》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著作。系統(tǒng)研究中國傳統(tǒng)計數理論與方法,出版《中算家的計數論》,開拓了中算研究新領域。從內容、思想、方法、文化、社會、交流等多維度對明清時代的數學進行了全面系統(tǒng)的研究,發(fā)掘出大量中算成果,形成系統(tǒng)性認識。全面研究中國數學教育史,揭示數學教育內容、方法、思想的發(fā)展歷程,出版《中國數學教育史》等成果。中國數學史研究團隊的學術成果產生了廣泛影響,被譽為數學史的“呼和浩特學派”。
少數民族科技史:聚焦中國少數民族和內蒙古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科學、工藝技術和杰出人物,交叉融合科技史、考古學、民族學、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,挖掘各民族間的科技交流、交往、交融史實,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闡釋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(tǒng)科技的當代價值,為講好中國科技故事提供了學術支撐,以豐富的內容充實了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史。開拓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的研究領域,闡明其對象、范疇、方法和意義,創(chuàng)立少數民族科技史學科,對其建制化作出了突出貢獻,出版《中國少數民族科學史叢書》《蒙古族科學技術簡史》《內蒙古傳統(tǒng)技藝研究與傳承》《草原之子李博傳》《張綏鐵路史》和《明安圖叢書》等具有開創(chuàng)性和全球史視野的研究成果。學科被學界譽為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的“大本營”和“策源地”。
中外科技交流史:多角度多方位研究中外科技交流史,闡述東亞各國間科技傳播、交流、互動的歷程,特別是中國科技在東亞各國的流播、作用與影響。系統(tǒng)研究近代西方科學知識的引進、傳播和會通歷程,揭示了不同地區(qū)或國家在技術和科學知識方面的異同及其跨文化的互動融合機理,勾畫了知識的傳播、互動和再創(chuàng)造以及技術轉移、技術創(chuàng)新的生動圖景,出版《中日數學關系史》《中國數學典籍在朝鮮半島的流傳與影響》《清代三角學的數理化歷程》《中日近代物理學交流史研究》《西方經典力學在晚清的傳入》《會通與嬗變》《清代科技史叢書》等著作,為增進不同文明和國家之間的人民相互理解、尊重與信任,構建中國現代科技文明提供了歷史借鑒。
學術交流
近年來,與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。與英國牛津科學史與醫(yī)學史研究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;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合作研究“數學史編史學”;與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及科學史系、李約瑟研究所合作研究“克里克的遺傳學”等;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、清華大學等國內科學史教學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。學科主辦的“李迪科技史論壇”“大衍論壇”始終聚焦科技史學術前沿,已成為對外學術交流的品牌。
社會服務
科教服務社會,傳承中華文脈,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團隊緊緊圍繞國家戰(zhàn)略需求,為區(qū)域社會發(fā)展提供智力支撐,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應。團隊致力于傳承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為中國珠算“申遺”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依托“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”,廣泛開展科學文化、科學家精神宣傳,有力地推動了科普創(chuàng)作與科普研究工作。團隊發(fā)掘“傳統(tǒng)臥式麻油錘榨法”助力克什克騰旗脫貧攻堅項目,輻射帶動2000余戶農牧民致富;完成烏拉特后旗“戈壁紅駝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”等3個區(qū)域規(guī)劃項目。團隊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資源“活起來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建設以數學古籍、傳統(tǒng)工藝、文物遺存為核心的“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數字資源庫”,搭建文化資源轉化一站式服務平臺,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數字文化資源。
人才需求
單位 | 學科 | 人才需求 | 對口學科專業(yè) |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|
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| 科學技術史 | 2-3 | 科學技術史博士、博士后;教育學(科學教育方向)博士;歷史學(含考古)博士;材料與工程(古代材料方向、文化遺產保護與工程)博士;社會學(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方向);新聞傳播學;哲學; | 那日蘇電話:132****4990郵箱:nar**imnu.edu.cn |
科學技術史哲學 | 1-2 |
人才待遇
一、全職引進崗位待遇
(一)a類崗位待遇:
崗位 | 稅前年薪(萬元) | 安家費(萬元、含稅) | 科研啟動費(萬元) | |
人文 | 自然 | |||
a1 | 200-260 | 300 | 協商 | |
a2 | 120-150 | 200 | ||
a3 | 80 | 100 | ||
a4 | 50 | 80 | 60 | 80-120 |
a5 | 30 | 60 | 40 | 60-100 |
自然科學科研啟動費,a4實驗類理科、工科120萬,非實驗類理科80萬,a5實驗類理科、工科100萬,非實驗類理科60萬。
b類崗位待遇:
崗位 | 工資待遇 | 安家費(萬元、含稅) | 科研啟動費(萬元) | |
人文 | 自然 | |||
b1 | 校內同等人員待遇 | 50 | 20 | 30 |
b2 | 30 | 15 | 20 | |
b3 | 10 | 10 | 10 |
(二)配偶安置:全職引進a類崗位入選者,根據配偶學歷和學校工作需要,可視情況調入我?;虬仓?。
(三)住房保障:根據工作需要,學校在兩校區(qū)提供周轉房。
(四)子女入學:依據屬地政策協助辦理其子女在我校所屬幼兒園和附屬學校就讀。
(五)考核合格者可列入事業(yè)單位正式編制。
二、非全職引進人員待遇
薪酬一般按所聘層次和實際在校工作時間,參照全職崗位相應層次薪酬標準確定,也可按照工作目標任務協商確定??蒲薪涃M根據所聘崗位任務及學科既有研究平合和環(huán)境協商確定,不享受安家費補貼。
來源:高校人才網
https://www.gaoxiaojob.com/announcement/detail/256663.html
點擊加入高校人才網【求職分享群】,享受簡歷直接遞交人事老師、單位直薦、求職保面試等服務:
http://qr61.cn/oazct1/qac5baf
注冊今日招聘(http://www.zzoral.com/xiaozhaoView/4846491.shtml),完善個人簡歷或上傳pdf版簡歷>>選中職位投遞>>確認職位或崗位名稱>>完成投遞,并注意盡量不要多崗投遞。